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沈农牧医学院开展山羊瘤胃甲烷排放的营养学调控研究

【来源:  日期:2019/04/08 00:00:00    浏览量: 】

     我校畜牧兽医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在美国动物科学学会官方杂志《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JCR分区Q1,中科院分区2区)发表题为《Effects of lespedeza condensed tannins alone or with monensin, soybean oil, and coconut oil on feed intake, growth, digestion, ruminal methane emission, and heat energy by yearling alpine doelings》的研究论文。刘海英副教授为文章第一作者,该文得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的资助。

    温室效应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甲烷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反刍家畜是畜牧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贡献者”。研究表明,牛、羊等反刍动物所产生的甲烷排放量约占人造甲烷排放量的28%。反刍动物瘤胃排放的甲烷不仅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同时造成饲料能量的损失,约有2%-15%的饲料能量以甲烷的形式被损失掉。合理利用饲料资源,发展低碳畜牧业,保护生态环境,是反刍家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通过营养学技术减少动物消化道甲烷排放,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已成为动物营养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因此,降低反刍动物养殖过程中甲烷产量,对提高饲料的能量利用和减轻畜牧业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以往的研究显示,饲喂含有缩合单宁的豆科饲料(如胡枝子)、离子载体、中链和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可减少山羊甲烷气体的排放,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但离子载体、不饱和脂肪酸与缩合单宁牧草组合对甲烷气体的排放作用效果如何目前未见报道;同时,针对山羊饲喂缩合单宁牧草的潜在适应性,以及评估缩合单宁牧草对降低甲烷生成影响长期持续性的研究鲜见报道。本项研究以含缩合单宁的胡枝子牧草与添加离子载体(莫能菌素)、中链(椰子油)和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大豆油)的多种组合方式日粮设计,开展山羊饲养试验,研究其对山羊温室气体排放量、采食量和采食行为、瘤胃微生物菌群变化、能量代谢和生长性能等方面的影响,以期确定离子载体、中链、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缩合单宁组合对山羊瘤胃甲烷排放的影响是否大于单一日粮设计,同时评估日粮对降低甲烷生成影响的长期持续性,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反刍动物甲烷排放提供营养学调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饲喂平均含有8.4%缩合单宁的日粮组合与苜蓿日粮对照组比,山羊瘤胃甲烷产生量降低42%,日粮中添加离子载体、中链和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缩合单宁组合对瘤胃甲烷的排放量未见组合效应。在长期的饲养试验中发现,缩合单宁抑制甲烷生成的效果未受饲喂时间延长的影响,说明瘤胃微生物对单宁降低甲烷生成没有产生适应性,单宁起到了长效降低山羊瘤胃甲烷生成的作用。研究结果还证实,日粮中单宁在显著降低甲烷产量的同时,对瘤胃原虫、细菌和甲烷古菌数量有一定的影响,单宁通过影响瘤胃微生态菌群结构进而影响山羊对饲料能量的利用效率,降低甲烷的生成。本研究为进一步寻求降低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生成的营养学调控措施、植物缩合单宁产品及饲草利用开发提供理论借鉴。

论文连接:

https://academic.oup.com/jas/article-abstract/97/2/885/5211183?redirectedFrom=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