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概况
(一)学科基本情况
1.历史沿革
本学科始建于1958年,目前下设3个二级学科: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其中基础兽医学学科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预防兽医学学科199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临床兽医学学科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兽医学学科于2004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基础兽医学学科2008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兽医学学科于2016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现有的基础和水平
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5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2人、高级实验师2人、讲师23人、实验师4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48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34人。教师中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5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辽宁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辽宁省农业青年科技人才人选2人。
学科目前设有动物传染病与人兽共患病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兽医药理与毒理学、畜禽临床疾病防治、动物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等6个学术研究方向。
3.“十二五”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
(1)学术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学术水平稳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动物机能调控”团队入选校级学术创新团队,引进了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启军教授和张树义教授,并分别组建了“动物传染病与人兽共患病学”和“动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团队,学科综合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研成果丰硕
学科“十二五”期间共承担各层次科研项目7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3项,科研经费1700万元。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各级奖励7项,科研成果推广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论文44篇,出版科技著作6部。
(3)学科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科研平台建设初见成效
学科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日趋完善,人才培养基础条件逐步改善。目前,实验室面积6000余平方米,建有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1个、SPF级动物实验中心1个、分子生物学实验室10个、细胞生物学实验室4个、本科教学实验室13个、兽医临床教学科研基地(动物医院)1个,具备开展兽医学领域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设备和条件。2015年成立“沈阳农业大学人兽共患病研究所”,并获批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人兽共患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人兽共患病研究工程实验室,为学科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4)人才培养规模稳步扩大,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十二五”期间共培养博士研究生13人、硕士研究生657人,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330人。1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被评为辽宁省优秀硕士论文,1门研究生课程获批为省级研究生精品课。
(5)学术交流活动丰富
“十二五”期间,学科成功承办1次全国大型学术会议—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交流会(2014)和1次省级学术会议—辽宁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二届青年才俊学术报告会(2015)。先后邀请3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来学院讲学或访问,7位教师前往美国、加拿大、丹麦、瑞典、日本等国开展合作研究,300余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考察访问等,教师通过学术交流拓宽了视野,了解了学科研究进展,使学科队伍在整体素质上得到提高。
(二)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本学科经过近年来的重点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内知名院校的同类学科相比,在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声誉等方面尚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二级学科间发展不均衡,学术队伍竞争力不强,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人才不足,团队建设有待加强。
2.学科平台建设有待加强。高端仪器和高水平的技术平台欠缺,现有设备普遍“超期服役”,不能满足学科发展的要求。
3.高层次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偏少。教师人均承担的科研项目数、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主编教材及专著、科研成果转化或应用等均较少,缺乏标志性科研课题和科技成果奖。
4.承办大型学术会议较少,学术交流仍需加强。
5.服务社会的能力尚有提升空间。
二、发展思路与建设目标
(一)建设思路
瞄准兽医学学科发展前沿,结合地域特色,基础和应用研究并重,以组建多层次学术创新团队为主线,以科研创新为重点,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稳步提高学科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加强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进一步扩大学术交流,提高学科影响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推动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二)总体目标
根据学科现状,结合我国兽医学学科领域发展需求,建设特色鲜明的学术创新团队,完善学科平台建设,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建成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和学术地位的学科。
(三)具体目标
具体年度目标见附表。
三、建设内容
1.学术方向凝练
“十三五”期间,根据学科发展动态,进一步凝练和调整学术方向,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特色。
2.学术队伍建设
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学术队伍建设方针,引进高层次人才3-5人,培养/引进学术骨干10-15人。在稳定学术团队建设成果的同时,重点建设4个学术创新团队,即动物疫病及人畜共患病防治团队、动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团队、动物机能调控团队和动物普通病防治团队,争取获得2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团队。
3.学科条件建设
继续加大学科科研创新平台的建设力度,为增强学科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学科水平、提高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奠定坚实基础。重点建设辽宁省人兽共患病研究平台、辽宁省人兽共患病工程中心和生物信息学研究平台。
4.人才培养(含本科生)
稳定本科生招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研究生管理体系,建立研究生创新培养体制,努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特色创新人才。“十三五”期间年均招收博士研究生10-15人,硕士研究生80-100人,争取获得省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5-10篇。
5.科学研究
紧密结合国家和辽宁省畜牧业生产重大需求,围绕学科发展趋势及前沿动态、学科现状及在国内、省内的优势与特色,积极开展创新性研究。争取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0项左右,其中国家重点重大科研项目3-5项、省部级重点或重大科研项目3-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30项,科研经费总额达5000万元。科研成果争取获得国家级奖励1-2项、省部级奖励3-5项,发表SCI论文60-80篇。
6.学术交流
继续加强学术交流,争取每年邀请6-9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或学术交流,争取选派10-15名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进修或开展合作研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争取承办2-3次国内外学术会议。
7.社会服务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通过承担国家、地方科技攻关及产业化项目、校企联合横向创新项目、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团队等方式,为辽宁省及全国畜牧兽医产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四、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加强学科队伍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科学决策能力建设,有效提升适应新时期挑战的理论水平和开拓创新能力。抓好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团结协作、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
2.制度保障
建立监督制度,实行学科平台实验室建设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学术方向研究室建设学术带头人负责制。完善科研奖励制度,对获批的重点项目、重要科技成果、发明专利和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等给予奖励。制定研究生培养和毕业资格审查制度。
3.资金保障
加强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和企业的联系,多渠道争取经费,为学科建设提供经费保障。开源节流,合理使用科研经费,提高利用率,保障“十三五”建设发展规划的顺利开展和目标的实现。
4.其他保障措施
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及引进力度,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建立学术创新团队,为学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