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威,男,汉族,中共党员。1901年10月10日生,1974年3月3日逝世。吉林省吉林市人。早年留学美国,1926年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通用农学专业。1929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畜产品加工制造专业。1931年回国后,任中苏合办中东路哈尔滨农事试验场副场长。1935年流亡到北平,参加东北人民抗敌会任常委。1936年9月入党,后被选为中共东北特别工作委员会群众工委委员。1937年“七七”事变后,由党组织派往华北地方部队181师任学兵队队长。1938年任69军政治部民运科科长、山东新泰县抗日县长。1939年任八路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议、驻冀南军区代表。1940年调任八路军129师民运部部长、生产部部长,1942年兼任晋冀鲁豫边区农林局局长。1945年11月任长春警备司今部参谋长。1946年3月任吉林省政府建设厅厅长。1948年5月任东北农业部处长、副部长,兼沈阳农学院院长。1952年12月任沈阳农学院院长,1962年任沈阳农学院、中国科学院辽宁分院党委书记兼院长,1964年至1974年任沈阳农学院院长。
张克威院长是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热爱科研事业,坚持实事求是,他领导的科研工作,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家与群众相结合,实验室研究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在科研内容上一直主张满足当前生产需要与长远发展的要求相结合。
苏白猪自引进之后曾于1950-1952年发生高热,部分母猪流产,部分公猪发生肿睾丸等症状,在原因没有真正查明的情况下就被“疑是流产病”而禁止推广。张克威院长主持苏联大白猪表现异常的研究,经过近四年对患病苏白猪脑组织及血液的病原研究,确定其为日本乙型脑炎,纠正了疑似布氏杆菌病的错误结论,使大白猪在我国得以保留和推广,成为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猪种资源。后又主持育成良种“沈花猪”。几十年来,他对辽宁乃至东北农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张克威院长又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为建设和发展沈阳农学院,他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忠实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不断创新、求索,逐步形成了沈农独具特色的办学经验。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在校内外师生员工心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张克威院长曾兼任中央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辽宁分院院长、辽宁省科委副主任、辽宁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辽宁省归国华侨联谊会主席、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辽宁分会副会长、辽宁农学会理事长、沈科协主席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