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时间12月9日下午1时(北京时间晚8时),继2015年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作获奖报告之后,又一位中国科学家——我校校长助理、畜牧兽医学院院长陈启军教授登上诺贝尔奖大舞台。 陈启军教授是因与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相同领域作出杰出贡献而受到诺奖委员会邀请的。诺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疟疾免疫及病理学”学术报告会此时正在卡罗琳医学院微生物和肿瘤研究中心学术报告厅举行,陈启军教授第一位应邀发表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恶性疟原虫的免疫逃避机理》。 陈启军教授对卡罗琳医学院微生物和肿瘤研究中心并不陌生,他1995年至2010年在此工作,从事疟原虫致病机理和疫苗研究。他对疟疾研究的主要贡献:一是在揭示恶性疟原虫免疫逃避机理方面,于1998年率先发现恶性疟原虫在发育繁殖过程中通过表达变异基因家族中的成员进而使部分虫体逃避人体的免疫清除,文章发表在《自然》杂志上;二是发现恶性疟原虫表面变异蛋白质在介导虫体免疫逃避作用的同时,还参与了对宿主毛细血管上皮细胞多个受体的黏附作用,从分子水平揭示了恶性疟疾发生的机理。 “疟疾免疫及病理学”学术报告会邀请了三位科学家进行主题演讲。陈启军教授是唯一来自亚洲的科学家。另两位科学家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研究员、美籍华人苏新专博士,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院士Luis Miller。 在一个小时的演讲里,陈启军教授报告了两方面内容。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以往对恶性疟原虫逃避宿主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展示最新研究成果,主要亮点是在疟原虫的基因组中发现了一个重要基因,该基因的表达与虫体的致病力直接相关。“我们对其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很可能介导了虫体对宿主先天性免疫的抵抗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以该分子作为抗原免疫可以使动物获得非常好的免疫保护作用。”陈启军教授说,他的研究成果是在中国的实验室完成的。 陈启军教授2006年回国后,主持的第一个项目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旋毛虫cDNA文库的构建及保护抗原筛选”,在国际上率先发现和分离出旋毛虫早期免疫标识性抗原基因,从根本上解决了先前所有抗原存在诊断盲区这一世界性难题,使快速特异敏感的免疫学方法用于屠宰动物检验及人旋毛虫病的诊断成为可能。2008年主持我国寄生虫领域的第一个“973”课题“疟疾、血吸虫防治的基础研究”的第一分题,研究结果为我国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他先后在《自然》《自然医学》等杂志发表研究性论文和综述70余篇,论文总影响因子430以上;代表性文章共10篇,影响因子最高达38.6;已获专利3项。 目前,他率领的研究团队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点海外合作项目的支持,继续进行着恶性疟原虫致病机理的研究,目标是研制出治疗恶性疟疾的药物和预防疾病发生的疫苗。 陈启军教授与屠呦呦教授相熟。抵达瑞典后,当地时间12月7日下午1时屠呦呦发表诺贝尔奖得主演讲前,特别会见了陈启军教授,两人亲切交谈。 陈启军教授参加了诺奖12月7日、8日的报告及研讨,10日还将出席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和盛大晚宴,12日参加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小型研讨会。
陈启军教授在作报告
陈启军教授与博士后导师交流
陈启军教授在诺奖得主演讲现场
陈启军教授作诺奖研讨会首场报告信息预告板